&esp;&esp;大苍的颜面,决不是京城送行的形式来决定的,而是青莲论道的水准!
&esp;&esp;青莲论道,技惊四座,微言大义载入史册,才是大苍最大的颜面所在。
&esp;&esp;而且他还直接点出了“内讧”两字,他们刚才所做的事情,不折不扣就是内讧,这种内讧,直接拉低了整个大苍的国家形象。
&esp;&esp;哪怕没有外国文人在场,但这十多个侍女可是看在眼里的。
&esp;&esp;魏心余轻轻咳嗽一声,吸引了众人的视线……
&esp;&esp;魏心余道:“青莲论道,事关大苍颜面,各位还需谨言慎行才是!”
&esp;&esp;“是!”所有人同时回答。
&esp;&esp;“既然人已到齐,就议一议正事吧,本次青莲论道,共分三轮……”
&esp;&esp;前三天为论道期,由各国选派代表登台论道,每个国家精选三人,不限领域。中三天为寻道期,在寻道园中自由选择道机。后三天为争道期,众人争道,攀文道高峰。
&esp;&esp;三个环节,共计九天,每个环节表现突出者,都可以拿到文道青莲。
&esp;&esp;文道争锋,跟武道有所区别,没有那么强烈的对抗性,但各个国家拿到的文道青莲数,却是至关重要,直接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道底蕴。
&esp;&esp;这是虚名!
&esp;&esp;但是,虚名也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好处。
&esp;&esp;实际的好处就是:圣殿会根据各国的文道底蕴,来分配各国的进士名额!
&esp;&esp;一个国家,最大的中坚力量就是进士大儒群体,圣殿给的进士名额一多,一届届累加,一个国家不强也强了,相反,圣殿给的进士名额少了,文道的力量渐渐枯萎,一个国家也就衰败了。
&esp;&esp;目前的九国十三州怎么一个情况?
&esp;&esp;林苏以前还真的不太了解,但如今,他从魏心余的叙述中听到了一个大概……
&esp;&esp;九国十三州,九国分别是东南佛国、南阳古国、西天仙国、大川国、大青国、大苍、大隅、赤国、夜郎。十三州分别是:东胜州、西列州、荒州、葬州、蛮州……
&esp;&esp;九国,是政治体制已经完备的国度,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。
&esp;&esp;十三州,是诸圣以莫大伟力从域外蛮荒中开拓而来的,历史就短得多了。
&esp;&esp;相对应的,文道底蕴也分了个三六九等。
&esp;&esp;站在第一序列的有三个国家,东南佛国、南阳古国、西天仙国。
&esp;&esp;第二序列的是四大:大川、大青、大苍、大隅。
&esp;&esp;第三序列的是赤国和夜郎。
&esp;&esp;第四序列的是十三州。
&esp;&esp;进士名额也体现了这种差异性……
&esp;&esp;第一序列的三个国家,每届圣进士名额是一百八十人,赐进士八百人。
&esp;&esp;第二序列的四个国家,每届圣进士八十一,赐进士三百六十人。
&esp;&esp;第三序列的两个国家,每届圣进士三十六人,赐进士一百八十人。
&esp;&esp;第四序列的十三州,圣进士基本无望,每年给个几十个赐进士名额,以示圣殿没有忘记他们。
&esp;&esp;听到这些数据,林苏真切地感受到了圣家的恩宠,道圣圣家每年一百个进士名额,三年就是三百,跟第二序列的几大国家几乎持平!
&esp;&esp;道圣圣家才多少人?不过千万之众,而大苍多少人?五十余亿!这么一摊薄,圣家的人均数就高得太多了,难怪大家都削尖脑袋朝圣家钻……
&esp;&esp;这些基本情况介绍完毕,魏心余说到了核心关键点——第一轮论道环节,大苍派谁去。
&esp;&esp;第一轮论道,时间只有三天,不可能每个人都上台去论一把,最终是有个选择的,这选择权就在各国领队手中。
&esp;&esp;“首轮论道,大苍有三个名额!”魏心余道:“大家议一议,哪三人最能代表大苍之底蕴。”
&esp;&esp;众人全都沉静了下来。
&esp;&esp;文人嘛,终归是要个脸的,哪怕所有人都渴望登台,但在大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时候,还是不太好毛遂自荐。
&esp;&esp;咳!有人咳嗽了一声,林苏目光移了过去,贡院向叶秋。刚才发言针对他的,向叶秋还算比较温和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