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3章(1 / 3)

&esp;&esp;现下国孝之中,谁敢出来吃喝玩乐?秦淮河畔的姑娘妈妈们,几乎都要喝西北风了。

&esp;&esp;金先生脑子一转,身子微微前倾,立时笑道:“若说有,咱们书院倒有一桩,听说几个书院又有意办文会,趁着寒食节,让各个书院的学子多多交流。”

&esp;&esp;还是文会,贾赦登时就没了兴趣,前儿不是听说有春游踏青的风声。

&esp;&esp;贾赦冷脸无语:“总是这些……”

&esp;&esp;贾政却还有几分兴趣:“如今尚在国孝中,我们不认识几个人,若能多认识一些才俊,也是极好的。”

&esp;&esp;金先生点头:“那……那是当然……”

&esp;&esp;也不知哪家人有好运气,能入荣国府的法眼。

&esp;&esp;金先生心里打起来小算盘,要不要趁机卖个好,悄悄告诉某些人家。

&esp;&esp;不过他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,兴许也有人早就认出荣国府两位的身份,故意不揭破,装出一副清高样子来吸引注意呢!

&esp;&esp;贾政又补充道:“家母极为看重家教。”

&esp;&esp;金图连连点头称是:“夫人顾虑得极是,正所谓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

&esp;&esp;然后便满口打起包票:“若有机会,在下必定引荐一二,您请放心,公府之事,在下必定不透露分毫。”

&esp;&esp;将贾家两兄弟不想暴露身份的心思摸得门清。

&esp;&esp;贾赦摊开扇子,似笑非笑:“这便好,如先生这般有才之士,将来必然前程似锦。”

&esp;&esp;金先生听了贾赦这句话,自以为得了什么保障,大喜过望,贾赦又与他随意几句,便将人打发走。

&esp;&esp;回身看见老二的眼色,贾赦也瞪着眼看回去:“你看我做什么,以前父亲不是常这样说?”

&esp;&esp;他只是活学活用,怎么就不行。

&esp;&esp;贾政也没说什么,兄弟二人一起回院子去了。

&esp;&esp;金先生说的文会,磨蹭了许久才开起来。

&esp;&esp;现下明着寻欢作乐是不敢,文会这样的活动让憋坏的学子们寻得一个消散的好时机。

&esp;&esp;此次文会花样多,除去写文章,还有赋诗、作画、提对子、甚至还有辩经等等。

&esp;&esp;可惜又不敢太过高调,没什么彩头助兴。

&esp;&esp;纵使如此,大家的参与性依旧高涨。

&esp;&esp;原先听说要去崇正书院,但最后还是把活动的地方定在城外的钟山书院。

&esp;&esp;山高皇帝远也有它远的好处。

&esp;&esp;贾赦不擅长这个,除了人多看个热闹,比起看什么诗词文章,还不如听人讲点八卦有意思。

&esp;&esp;按理学生的座位和先生们不在一处。

&esp;&esp;显然金先生在安排座位时煞费苦心,他刚好坐在先生席位第二排靠边,紧邻这学生的位置就是贾赦和贾政两兄弟。

&esp;&esp;最上首开坛讲课的都是崇正书院和绿柳书院的大儒,教出过不少得意门生。

&esp;&esp;陈山长的水平有限,也因他是钟山书院的山长,才能和大儒坐在一处。

&esp;&esp;贾赦看着场上坐席,钟山书院的师资力量,果然不如那两家。

&esp;&esp;上面一个白胡子老头红光满面,夸道:“如此青年才俊,实在难得,假以时日,必成大器。”

&esp;&esp;贾赦看清状况,原来那个老头子正在夸一个少年。

&esp;&esp;那少年瞧着也不怎么机灵,穿着儒衫,笑得眯起来眼。

&esp;&esp;贾赦冷笑:“这人什么来头?我看不过如此。”

&esp;&esp;金先生两边都不想得罪,没顺着贾赦的话讨好,给二人说明对方来历:“这位便是杨侍郎家的长孙,杨聪。”

&esp;&esp;原来是杨侍郎家的乖孙,做学问也要讲究人情世故啊!

&esp;&esp;这乖孙写的东西虽不算差,但也没到惊为天人的地步。

&esp;&esp;贾赦觉得杨家乖孙未免也年岁太小,瞧着不知道有没有他家老二年纪大。

&esp;&esp;贾赦又问:“前儿我瞧着杨侍郎年岁都致仕了,孙子才这点年岁?”

&esp;&esp;贾赦这么一问,贾政也有些好奇,那个致仕的杨侍郎将近古稀,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