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人的注意。所以她判断,徐冬冬有极大可能还是白天会来。只是具体什么时候来那就不一定了。
&esp;&esp;她感觉,一早的话……可能性也比较低,理由是一样的,人流少,而且大早上就去公园里溜达的人,除了晨练的一些人以外,其他人进去,也一样挺显眼。但这个也不能肯定,毕竟每个人考虑的东西也不一样。虽然都是特工,但是行动的风格也确实各不相同。
&esp;&esp;这一次的华章,运气还真不错,大概是在临近下午两点的时候,徐冬冬的身影出现了。能够看出,对方的打扮风格完全不一样了,背着个画板,溜达了进去。要是一般人看见他只会以为是个画画的,谁还能玩命把这人记住啊。另外,画板也是一个暗示,这样进入公园后,感觉上可能就是个写生的。当然,人家到底写不写生,也不可能在意就是了。
&esp;&esp;华章没动声色的,立刻把账结了,然后跟了上去。就看徐冬冬,可能是感觉自己刚进来就出去有点不符合逻辑,所以在那张长椅上坐了一会,抽了支烟,这才起身往外走。
&esp;&esp;不过,这一次徐东东却没有原路返回,而是从另一个出入口走了出去。华章就远距离的跟着。
&esp;&esp;跟踪与反跟踪这个东西,其实是完全相对的。就仿佛范克勤在当初上课时说的。你在走路的时候,做了两个反跟踪的动作后,也可能反而会让敌方认定你是专业人士了。因为普通人怎么可能会做反跟踪的动作呢。
&esp;&esp;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,尽可能的,别做什么比较激烈的反跟踪的动作。但是有一些反跟踪,却可以做的不着痕迹。比如徐冬冬接下来的动作,就让人完全看不出来。
&esp;&esp;他首先在杂货店买了包烟,然后呢,在快要到家的时候,在刚刚出摊的菜市场逛了逛。他用来回买菜的功夫,来十分合理的观察身后。
&esp;&esp;也就是华章知道对方是专业的特工,在视觉极限的位置跟着,并且借着街面上的人流来遮挡着自身,采取几乎是要跟丢的方式跟着。要是换个人,稍微大意一点,真的很有可能会被发现。
&esp;&esp;最终徐冬冬买完了食物,又走过了两条街后,进入了一个四层楼的楼门当中。华章立刻来到了楼门的门口,但却用最轻的脚步,走了进去。跟着细细的聆听着,并数起踏踏踏的脚步声。直到隔着几层楼,几乎是非常轻的一声开门声响起之后。华章知道了对方所在的楼层……四层。
&esp;&esp;第1229章
&esp;&esp;华章立刻从中走了出来,她是从楼群的另一边绕了出来。这是因为她为了防止徐冬冬警觉,回到家后,从楼上窗户中,在往下观察一阵。
&esp;&esp;华章找了个这条街道比较远端的一个饭店,点了几个饭菜,开始吃喝起来。她用餐用的很是淑女。什么意思呢,就是小口慢咽。是以这时间自然就被拉长了。借此获得更多的观察时间。
&esp;&esp;最终华章没发现街面上,出现什么情况。最终结账走人。回到了酒店当中。
&esp;&esp;单说徐冬冬回了家,还真就站在窗口的侧面观察了楼下一阵。最终没发现什么问题后,他转身来到了床边,从旁边的六斗柜中,把一个装书的箱子提了出来。
&esp;&esp;打开后,徐冬冬将压在下面的几本厚书取了出来,打开后,将里面的间谍袖珍电台拿了出来。快速的在窗户侧面的暗影下组装好。跟着连接上了电源,但是却没有开机。而是拿出自己在桥林公园长椅下取出的纸条。
&esp;&esp;展开首先看了看,将内容大致记了一遍,做到了心中有数后,这才开机。带上耳麦,嗒嗒嗒的发起报来。
&esp;&esp;这封电报的内容还是较为详细的,不过经过了华章之前组织的语言,已经十分简练。是以他大概用了几分钟,就将电报发完。跟着立刻关机,将零件拆分,再一次的藏在了中空的书本里面。
&esp;&esp;然后徐冬冬把书籍快速的装在了箱子里,又把箱子放回了斗柜中……
&esp;&esp;电台也是有功率的,有的能传播很远,有的则不然。间谍电台虽然比普通的电台小巧很多,但正是因为它太小,所以反而也影响了它的功率。
&esp;&esp;所以无线电波在经过了一个秘密中转站,这才被远在重庆的安全局收到。专门的发报人员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守在电台前,就等的是这一刻。立刻将信息记下,并且抄写清楚后。给庄晓曼打了电话过去。
&esp;&esp;没错,现在在安全局的发报人员,已经被要求所有的行动,必须两两一组。干什么事情至少都要两个人一块进行。不过人多反而显眼,所以在收到了专门的信息后,范克勤要求立刻给庄晓曼打电话,让庄晓曼亲自去取回来。
&esp;&esp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