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了城,众人心中略微放松了几分,凌振升问道:“大车呢?”
&esp;&esp;“我去牵来。”李立新答了一句,和陈儒两个人往旁边的雪地旁的小树林走去,没一会的功夫,他们每个人就牵着一辆大马车走了回来,到了近前,陈儒说道:“车上我们准备了一些吃的啊,饿了的话,一边赶路一边垫吧一口。要撒尿拉屎的自己想办法解决,一路上基本不会停了。”
&esp;&esp;“都听见了吧。”凌振升道:“都上车,快点!争取明天早上能够赶到哈尔滨!”说罢直接跳了上去。
&esp;&esp;东北的冬天是真他妈冷啊,尤其是晚上的时候,没有太阳,三十来度那是相当普遍了,好在众人之前准备了相当厚实的大棉衣,他们也不缺钱,这段时间,在市内的皮货商人那,弄了不少狗皮帽子,皮坎肩,皮大衣啥的,套在大棉袄里面或者外面,起到抗风的效果。要不然晚上就这么赶路,能直接把你冻成冰棍。
&esp;&esp;他们计划的很是周祥,两匹拉车的马被陈儒和李立新提前喂过,水也是一样的饮过。方法很简单,弄些草料,装在布袋子里,直接绑在马头上。这样马匹被藏在小树林里绑好了后,想吃东西了,只要一低头,就能直接吃到袋子里的东西。在赶车的时候再把袋子拿下来就行了。
&esp;&esp;从牡丹江到哈尔滨的距离,是二百七、八十公里,马匹不能撒欢的跑,那样不能长久,因此是小跑,大约二三十公里每小时,当然,此时东北地区虽然是工业基地,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相连接的公路,肯定是不如后世的,因此多是乡间的土道。不过有一点是南方城市没法比的,南方多河流。北方全都是土路,因此道路被人踩,马踏,车压的很实诚,表面几十公分厚的土密度很大。虽然现在是冬天,哪哪都是大雪。但是来往穿梭在城市之间的人也是不少啊。毕竟是全中国的工业基地,车来车往的从不断绝,因此他们一行人肯定是没有什么现找路的情况。
&esp;&esp;小鬼子的关东军是比较精锐的,但也没精锐到在冰天雪地的大野地里长期安营扎寨的习惯。但是巡逻的一些小股部队,坐着边三轮,运兵卡车什么的也是有的。不过大黑天他们必然打着大灯,特勤小组又时刻保持着警觉,距离很远就能够看见,或者听见发动机的声音。
&esp;&esp;这时候只要他们立刻把马车往旁边的野地里赶,在给马套上草料袋子,人往雪堆里一趴,就可以隐藏好身形。等巡逻队过去后,继续上路就可以了。
&esp;&esp;那说,就没有不用边三轮或者车子这种机械的巡逻队吗?还真有过……
&esp;&esp;第661章
&esp;&esp;那种靠人走的巡逻小队也有,但比较少。在夏天比较多,但是大冬天的,在这种城市与城市之间建立兵站,那消耗的资源太大了。小日本前线的物资都不够用的,他们在后方也不敢这么干。至于建立小兵站,比如十来个人,或者十个人的那种呢?你以为小日本没干过这事?但是这样的小股部队,被抗联吃了几回不敢再弄了,那是送菜啊。大部队没必要,太耗费物资。而且可能还抓不到几个人。小部队呢?一出去就没,是以无形中反而让凌振升的特勤小队更加方便。
&esp;&esp;途中经过了珠河,也就是以后的尚志,不过现在的珠河只是县城。里面有不少伪军和鬼子,在半夜三更进入县城有点不合适。再者路上特勤小队的成员也吃了点贴饽饽,咸菜疙瘩之类的充饥。饿肯定是不饿的,而且冬天水分流失的很慢,口渴的感觉会大大缓解。最后他们也就赶了一个晚上路,真有什么情况,忍一忍也就过去了,等到了哈尔滨不就好了吗。
&esp;&esp;没有进入珠河的需求,是以他们距离很远就开始绕路,过了珠河后,已经快到后半夜二点多了。这个速度不算快,但是人能挺得住,马不行啊。好马良驹真要在市面上见了,多半已经被小鬼子没收了,因此剩下的马都不是什么好马,速度上不来,耐力还有点差,因此连续赶路二三个小时,就得停下歇一歇,加点草料什么的。
&esp;&esp;不过这也能够克服。可特勤小队抵达哈尔滨的时间还是慢了好几个小时,他们原定的计划是早上就到。结果当他们进入哈尔滨市的时候,已经是上午十点多快十一点了。
&esp;&esp;好在有利有弊,太早的话,路上的行人也少,是以这个时间段路上的行人也都出来了,正好能够给他们起到掩护作用,进入哈尔滨后。这帮人直接把装备什么的,找个地方藏起来。现在要是带着枪支反而更加危险,藏起来也不怕浪费,只要能够顺利撤出,那么通知自己在这面的兄弟也能够及时接收。
&esp;&esp;一行人直接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附近,找了个大馆子,美美的吃了一顿,然后都换了身衣服,外面套着缎子面的棉服,狐狸皮围脖,里面也换上了比较高档次的洋装,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上海,乔装成洋派点的风格,能够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