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4章(2 / 3)

p;&esp;被触碰到底线的陈县令气得青筋暴起,平日里那些贼寇在城内游荡他可以不管,如今敢碰到他头上来,他定要人知道这矩平是谁的地盘!

&esp;&esp;陈县令下令彻查粮食被盗一事,然而越查结果越是令他心惊。

&esp;&esp;这么大规模的粮食盗窃,就在他眼皮子底下,还能不被他发现,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。

&esp;&esp;一般的盗贼哪有这实力?

&esp;&esp;再查粮食是哪天被盗走的? ——五日前,

&esp;&esp;五日前,城内有出现大规模运粮的队伍吗?

&esp;&esp;还真有——

&esp;&esp;曹使君的运粮队!

&esp;&esp;五日前,大将军掾属王匡借粮,曹使君在宴会上大方表示,不需要由矩平县出,他郡守府直接出了这批粮。

&esp;&esp;终于想通里面关键的陈县令,连连喘着粗气,手下人来劝他息怒,他揪住对方的衣襟问道:“那,那王匡人呢?他们走了多远?”

&esp;&esp;王匡带着粮食,速度受限,现在去追,也许还来得及!

&esp;&esp;但是王匡手上的兵……

&esp;&esp;没关系,他出府兵,带府兵去,王匡只有不到两千人,还都是新兵,他就带两千府兵去!

&esp;&esp;匆匆赶回府衙的尉官见此情形,站在一旁,眼神飘忽:“王将军,被,山贼杀了……”

&esp;&esp;“什么!?”

&esp;&esp;“尸骨正在运回来的路上,就在离矩平县不远的官道边上。”尉官也是见到了尸骨的惨状之后,才赶回来通传的。

&esp;&esp;这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令陈县令头晕目眩,尉官见他不说话,支支吾吾半天没开口。

&esp;&esp;陈县令瘫坐在席案上:“说吧,你说吧,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些更糟的。”

&esp;&esp;尉官哭丧着脸:“曹使君的副官,带着兵马,将府衙围住了!”
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&esp;&esp;洛阳城,凉州刺史董卓的府邸内,董卓最亲近的手下被他叫到一起,商议接下来的对策。

&esp;&esp;李傕、郭汜、樊稠是跟随董卓一路征战的将领,董旻是董卓的弟弟,余下之人也多是董卓的部将和亲族。

&esp;&esp;场内唯一一个例外,是化名士邑的贾诩,于是他便成了众矢之的。

&esp;&esp;“我听士将军的口音,有些熟悉啊。”在座部将不少都是凉州人,自然能听出这“交州士氏子”的口音有些不对。

&esp;&esp;“李大人好耳力,邑早年确实随家人走南行北贸丝为生,在凉州住了约莫五年,故而有北音。”

&esp;&esp;“哈哈哈,我就说嘛,南人粗鄙,说话也是鸟雀言[1]。”

&esp;&esp;董卓一直在座上,撑着脸没说话,任由大家七嘴八舌,将贾诩族中十八代问得七七八八了,才咳嗽一声。

&esp;&esp;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。

&esp;&esp;“袁太傅让我五日之后,拥立二皇子登基。”

&esp;&esp;一石激起千层浪,堂内顿时炸开了锅。

&esp;&esp;董旻在朝内任奉车都尉,这是西汉著名外戚权臣霍光曾当过的职务,隶属于九卿之一光禄勋,因此他也十分清楚如今朝中局势。

&esp;&esp;“袁氏要立二皇子,他们自己怎么不去立,这事让袁太傅干,是名正言顺,由兄长您来干,您不就成为别人的靶子了?”

&esp;&esp;有人反对,也有人支持:“话也不能这么说,我倒觉得这是个机会,袁氏既然将拥立的功劳让给我们,我们为什么不去拿?况且使君拥立二皇子,就怎么不是名正言顺了?京城谁人不知,是使君的军队接回了两位皇子的车架?”

&esp;&esp;当日他们回京时,董卓采纳了贾诩的建议,在队伍的前后都竖起了写有“董”字的旗帜。

&esp;&esp;董旻一向瞧不起这些没有家底背景的凉州部将,找到机会就要怼上一番:“护驾是护驾,拥立是拥立,李将军不要混淆了,护驾只需要将皇子送入皇宫,便是达到目的,拥立可不是送皇帝登基那么简单,新皇登基之后,如何封赏朝臣,谁人应当提拔,谁人应当处罚?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,一个不小心,我们之前的辛苦,全都白费!”

&esp;&esp;李傕平素最讨厌董旻嘴里之乎者也,一副瞧不起凉州部将的样子:“这怕那怕,还能成什么事?新皇登基后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